第217章 这不是扯淡嘛!-《大唐龙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要知道,李渊建立“唐”以后,大肆分封,搞得大唐上公爵成堆,侯爵成群,伯爵满地走。

    这么多的高级爵位,对现在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唐而言就是另一种“寄生虫”,李世民最近就致力于给大唐“消肿”,哪怕是被李渊封的公爵,只要功绩不显,爵位就很容易“莫名其妙”的没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爵位虚与不虚的差别了,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的国公坐的安安稳稳的,不少县公、郡公纷纷落马,好一点的只是降爵,倒霉透顶的直接就被一撸到底,成了庶民。

    在这场消肿的洪水中,冷锋的爵位反而逆流而上,得到了加强,被加上了“开国”的字样。

    有了“开国”这俩字,就相当于给了“熩国公”这个爵位一层护甲,冷锋以后的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,就不必退级,只是会变回普通国公罢了。

    冷锋的国公爵位之所以加强了一下,就是因为百骑司带回来的报告,报告很有惊雷司的风格,把地级惊雷的使用过程、威力等等数据写得一清二楚,让李世民在龙椅上也能想象出一雷城摧、万军哀嚎的场景。

    而李孝恭和李靖送回来的功劳簿上,冷锋的名字也和李孝恭、李靖并列,虽然没写明什么功劳,可是李世民如何不知这是这两个元帅在给冷锋请功。

    可是,给冷锋封完“开国公”后,李世民又陷入了焦灼,开国公已经是臣子地位的极限了,如果以后冷锋再立功,他可没办法封赏,赏赐他金银布帛,怕会被天下人嗤笑。

    天下楼楼主还缺钱?

    如果不给钱,就只剩下封其子一条路可以走了,可是………也不知道淑雯的肚子怎么样了!

    李世民挠了挠下巴,说实话,他一直觉得冷锋这个人和大唐社会格格不入,总有一种“过客”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很期待冷锋和刘淑雯的孩子能够降生,有了孩子、家族的牵绊,就是英雄也会变狗熊。

    为何出征将领大多是上了年纪的?经验是一方面,有家族孩子留在京城,让皇帝放心也是一方面。

    考虑到冷锋率领的一千二百龙牙军还在岭南,而且被岭南的战事牵绊着,李世民好几次都想派兵增援了。

    在一片片的“太上皇万岁”的声音中,李渊推开殿门对身后那个一脸焦急的宦官说:“去去去,给朕弄壶茶来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