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曙光-《庶民不配当状元?她爷是开国帝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平安转过身,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锐利:

    “赵高能掐断明面上的线索,但他掐不断所有人心里的念头。当日殿试誊录、糊名,经手之人绝非只有张老倌和老周。总有人,心中尚存一丝良知,或者……对赵家心存不满。”

    他想起了那夜在吏部衙署,除了张老倌和老周,似乎还隐约听到过其他吏员的议论,只是当时目标明确,未曾深究。还有那个被匆忙调离的“钱书办”……他的家人,是否知道些什么?

    “振山。”李平安目光灼灼:

    “我们需要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,从最底层,从那些被赵家忽视的角落,再去寻找!吏部的其他底层书吏,京兆府大牢的狱卒,甚至……匈奴使团内部,未必就是铁板一块!”

    王振山精神一振:

    “伯父的意思是……?”

    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”

    李平安压低声音:

    “你明日依旧去京兆府施压,去鸿胪寺抗议,吸引他们的注意力。我会让我军中那些尚未暴露的旧部,以及你府上绝对可靠的家将,从暗处着手,不惜一切代价,寻找新的突破口!尤其是那个钱书办的家眷,务必找到!”

    他的眼中,重新燃起那种属于战场统帅的决断与锐气:

    “赵高想让我们绝望?还早得很!只要还有一线希望,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,我就绝不会让他得逞!”

    “是!伯父!”

    王振山也被这股决绝感染,重重抱拳。

    就在两人商议细节之时,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,管家低声道:

    “将军,府外有人递来一封无名信札,指名要交给李老先生。”

    李平安与王振山对视一眼,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。这个时候,谁会送来匿名信?

    王振山示意管家将信送进来。信封普通,没有任何落款。李平安拆开,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纸条,上面写着一行娟秀却略显急促的小字:

    “欲证清白,需寻当日殿试副主考,大学士周文渊。周公正直,或知内情。慎之。”

    周文渊?

    李平安瞳孔微缩。

    此人他略有印象,是朝中少数几位不依附任何派系、以学问和刚直著称的老臣,时任文华殿大学士,亦是当日殿试八位考官之一,位居副主考。

    只是后来定榜时,似乎并未听到他过多发声。

    这封信……是谁送来的?

    是善意提醒,还是另一个陷阱?
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这无疑是在绝境中,透出的一丝微光!
    第(2/3)页